據期貨日報記者獲悉,旨在爭取亞洲石油天然氣交易定價權的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下稱“交易中心”)自開展LNG競價交易試點以來,已陸續開展了多場管道天然氣現貨競價交易,這標志著向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9月12日首次舉辦的管道天然氣競價交易中,9月13日交收的當日合同競價成交40筆合計400萬立方米天然氣,9月14日交收的當日合同競價成交2筆合計500萬立方米天然氣。9月18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西南分公司在交易中心開展管道氣網上競價交易試點,當日掛出的1100萬立方米天然氣全部成交,本次交易由川渝兩地9家客戶成功摘單,成交16筆。
一位參與天然氣競價交易的人士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亞洲作為全球重要的石油天然氣進口地區,但卻一直沒有形成有影響力的油氣交易和定價中心。從參與競價場面的火爆程度可以感覺到,交易中心有望成為中國版的Henry Hub(亨利樞紐)。”
不過也有人士持不同的看法,一位不方便具名的從事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的公司總經理向期貨日報表述道:“天然氣產品市場化不強,缺乏一定的市場環境,個人覺得交易中心運作得一般,至于是否能奪取天然氣定價權,還要看以后的發展。”
多年前,就有不少預測機構和石油專家預測,2035年天然氣消費量將超過煤炭,成為全球第二大能源。9月18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劉健在首屆世界油商大會上也重申了此論點,并稱石化能源將占據世界能源總供給量的75%以上。但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當前,中國的一次能源結構中,煤炭的占比過大,占63%左右,其次為石油,僅占18%,而天然氣占比僅為6%,與世界平均水平24%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上述參與天然氣競價人士向記者反映:“隨著中國在國際油氣貿易市場日益活躍,中國在國際油氣市場的話語權也應與其相呼應,但目前來說還需一段路程去走。”
此前的6月23日,國家發改委等13部委聯合發布《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要逐步將天然氣培育成為我國現代清潔能源體系的主體能源之一,力爭到2020年使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達到10%左右,到2030年使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
《意見》作為天然氣行業的利好,業內人士表示:《意見》的發布提高了各燃氣公司或社會資本投資天然氣市場的信心,對我國天然氣消費市場需求有較大拉動,并將加快我國天然氣市場走向成熟。隨著《意見》的落實,天然氣利用目標將很快實現,天然氣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將迎來更長效有序發展。中國做為中長期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增量主體,具備著陸上跨境油氣管道優勢,比如中亞管道天然氣、中緬管道天然氣、中俄管道天然氣,以及沿海進口液化天然氣接收能力的大幅提升等優勢。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和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作為兩個國家級大宗能源商品交易中心,也被賦予奪取亞洲定價權的重任。
不過,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的天然氣競價交易還是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平臺為主,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應還未正式營業。從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公眾號上得知,其會員服務內容還未發布,其公眾號提供的官方網址也未能打開。截止發稿,其公眾號上提供的聯系電話也未能打通。
此外,據深圳燃氣相關人士透露,深圳市正在籌備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天然氣交易中心。
隨著氣溫漸低,作為季節性消費的天然氣,面對每年冬春供暖季天然氣市場所要面臨的保供問題,交易中心的作用開始凸顯。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交易中心的出現很好地反映了天然氣市場上的供需格局。一位參與競價交易的上游企業人士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競價交易可以及時發現供應緊張的區域和具體客戶,從而更好的了解到冬季對天然氣到底會有多少新增需求、新增的缺口在哪些位置、新增需求如何定價等問題。”中海氣電貿易分公司貿易經理魏琳也表示,對上游企業來說,競價交易方便資源組織安排,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